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李慕芳创造一个又一个电力奇迹

来源:中国电力教育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对于94岁老人李慕芳来说,20世纪50年代,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当年还是毛头小伙的李慕芳,半路出家进入温州电厂工作。在普通工人的岗位上,他刻苦钻研、大干特干,从电路“

对于94岁老人李慕芳来说,20世纪50年代,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当年还是毛头小伙的李慕芳,半路出家进入温州电厂工作。在普通工人的岗位上,他刻苦钻研、大干特干,从电路“小白”迅速成长为一代“技痴”。

“进厂前我生活在农村里,连电灯都没看过。”老人回忆说,很快他就意识到,没技术干什么都不行。

彼时,李慕芳的大儿子已经出生,不过孩子眼中的父亲,只是那个匆匆去上班的背影。早上7点,李慕芳都会准时到厂里,下班后就开始钻研技术、捣腾线路,总是忙到深夜才回家。

谈起学习技术的那段时光,李老至今仍很感谢手把手领着自己走上技术道路的几名电力老前辈。那时的李慕芳,总是随时掏出兜里的笔记本,记录下师傅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;挑灯夜读,啃下一册又一册专业书本;一遇到不懂的,就跟在技术工人后边一遍又一遍学习……短短几年,他在电力技术上就摸到了不少门道。

20世纪50年代初,那是一个百业待兴的时代。然而,温州面临着严峻的电力缺口,工业用电不足,户户用电短缺,李慕芳就整日琢磨怎样才能提高发电量。

“当时温州仅有一台750千瓦的发电机组,由于安全变限制,发电量并不高。”后来,李慕芳偶然想到改造报废的变压器,通过反复试验,成功将原来2300多伏的变压器上升到6000多伏,让温州年发电量从700万千瓦时提高到了900万千瓦时,攻克了连专家都束手无策的难题。

这一重大技术贡献,让年仅31岁的李慕芳一举成为“全国电力工业先进生产者”。身着中山装、佩戴“先进”的奖章、和毛主席合影……1956年4月25日,往后岁月里,每每回想起那一天,都让他倍感振奋。

“国家给我的荣誉太大,我对国家的贡献太小!”从北京领奖回来后,李慕芳又一头扎进了工作车间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“电力奇迹”。

他建议利用“东南号”沉船打捞起的2座48吨的锅炉,配上1080千瓦的汽轮机发电机组和一台500千瓦发电机,组建西屿发电分厂,缓解温州市用电困难;针对电路事故多、检修压力大,他牵头组建温州第一台低压保险丝校验台,通过几千次试验寻找最安全的熔断丝,提高供电的安全性;他创造研发的路灯定时器,使得路灯管理由过去人工分合进入自动控制时代……

1948年参加工作,到1981年退休,李慕芳30多年的职业生涯,与温州电力事业相依相伴。时至今日,谈起自己与电力的这一段缘分,老人常说:“我总感觉自己生来就是干这行的,这辈子就喜欢干电力。”直到去年,老人仍坚持参加系统里的党支部会议,而且一次不落。


文章来源:《中国电力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dljyzz.cn/qikandaodu/2021/0315/933.html



上一篇:如何深化电力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职能
下一篇:海岛电力身影中的蓝绿红记舟山创城中奋斗的电

中国电力教育投稿 | 中国电力教育编辑部| 中国电力教育版面费 | 中国电力教育论文发表 | 中国电力教育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中国电力教育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